23日12时,’99北京首届科技成果拍卖会在京举行,历时两个小时的拍卖会取得了令各方都感到满意的结果:参加竞拍的共23家,成交16项,成交额884.9万元,成交率为61.5%,项目最高成交额550万元。
拍卖会的明星当属发明家张宁,他带来6个项目,拍出4项,成交额140.5万。这4个项目,尤以竞拍“高可靠性安全节能电插接装置”最为叫号,从90万起价,经过7次竞拍才在110万价位上一槌定音。
从拍出的项目来看,与老百姓生活贴得越近“拍”得越“火”。比如“松仁露蛋白饮料专有技术”(550万拍出)、“磁处理酒技术”(150万拍出)等等。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以张宁发明的“检查井盖及器物用防盗器”为例,他说,在大城市,井盖被盗是非常普遍的现象,其恶果不仅是国家财产受损,更严重的是由此造成无谓的人员伤亡,而采用这种防盗器,花不多的钱却解决了大问题。
在肯定拍卖会这样一种形式的前提下,各方人士也是仁者见仁,提出各自的看法。
从事发明的梁教授说,有些未拍出的项目并不是没有价值,相反有些科技含量还很高,例如“医用超精细CT诊断仪”、“在线水分测控仪”等等,没有拍出是很可惜的事情,毛病也许出在公众对于高新技术的认知程度还不太高,所以应该让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参与进来。
在医药工程学领域工作的吴女士提到,拍品的门类太杂,致使参拍的医药器械类几个项目都不太理想,如果稍微调节一下环境,门类再专些,再系统些,情况可能会好得多。
发明家张宇心情不错,他说拍卖会是新的尝试。几个项目拍出后他的信心更足了。